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余桂元《中国古代史》目录(节选)


章标题节标题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第二节―西汉的兴衰
第三节东汉的统治
第四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五节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六节秦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七节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八节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三章……第一节三国的鼎立与统治
第二节西晋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
第三节南朝的兴替和北朝的民族融合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章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第一节明朝建国和加强中央集权
第二节瞭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与明的灭亡
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七节明清科技与文学艺术

(1)阅读材料,为《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的目录拟定一个标题。
(2)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以其他章节为样本编写第四章节的目录。(要求:逻辑清晰,最少列出四个子目)。
(3)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12-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测试(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曹魏的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
21-22高二下·河北唐山·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     
A.西晋时民族间融合趋势增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D.内迁民族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2022-08-05更新 | 1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山东专用)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19-10-10更新 | 1171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38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7 . 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     
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65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2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气候波动、干湿变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图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元帝东渡立国于建康,收辑人心,又安江左,南方荆、扬、江、湘、交、广之地,赖以得全。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异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和影响。
2022-07-15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4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