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如图为今甘肃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墓壁画图(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魏晋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的戍边移民B.耕作方式在不断完善
C.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D.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3-08-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四部分新考法专练1传统文化
2 . 西晋灭吴之战与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南北战争”。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①西晋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②淝水之战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两次战争主要发生在长江沿岸                    ④两次战争都是北方政权攻灭了南方政权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展示了东汉与三国时期人口数量的比较,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14734234432881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300002300000
A.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B.豪强士族的发展壮大
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D.土地私有制走向没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其诗作《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此可推知,该时期(     
A.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间的矛盾激化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
C.分裂割据客观上推动统一D.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5 . 西晋末年的移民路线主要有:从冀州迁往辽东地区;从洛阳一带迁往扬州;从长安出发,西北经凉州达敦煌地区,东南经豫州前往扬州,西南则迁往益州以及更西南。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A.政治因素影响人口分布态势B.区域间商品交流逐渐频繁
C.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移民方向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B.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
C.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为了使农民安于生产,他强调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禁止豪强地主掠夺农民土地。诸葛亮很重视水利,他在都江堰设置揠官,派一千二百名堰丁对都江堰进行维护,此举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出现了“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的繁荣景象。蜀汉地域较小、人口较少,诸葛亮多次伐魏,又多因粮尽而退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葛亮利用军队在汉中地区进行屯田生产。诸葛亮还利用蜀汉的自然条件发展手工业生产,蜀汉的丝织业得到了繁荣。诸葛亮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设置司盐校尉管理盐的生产和销售,设司金中郎将负责农具和军器生产。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概括诸葛亮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诸葛亮的经济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五胡入主中原改变了民族的分布B.五胡促进中原汉族人民南迁开发江南
C.充满活力的少数民族先进于汉民族D.北方在战乱和流徙中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2023-08-15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3世纪末,关中发生饥荒,汉、氏各族大批民众被迫流亡到汉中地区,其中十余万人获准进入巴蜀。西晋益州刺史谋求割据自立,为收编移民而残害流民首领,各族流民在氐族人李特的率领下攻克成都,粉碎了其割据阴谋。不久,西晋政府又下令遣返流民。史载:“时罗尚(西晋新任益州刺史)贪残,为百姓患,而(李)特与蜀人约法三章,施舍振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百姓为之谣曰:‘李特尚可,罗尚杀我’。”李特去世后,其子李雄领导流民再次攻下成都,李雄在部下及部分蜀中大户的拥戴下称皇帝。“雄于是下宽大之令,降附者皆假复除。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益州遂定”,“由是夷夏安之,威震西土。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

材料二   自秦朝以后,大一统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基调。比较来看,欧洲的面积与我国相当,但自古罗马帝国以后就逐步分裂为众多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欧洲并没有形成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由中原人构建、各民族参与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原地区形成的科技文化和制度文化,成为周边各民族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摘编自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3世纪末大量人口迁入巴蜀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公元3~6世纪中欧人口迁徙的后果的差异。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匈奴民族最后一代雄主赫连勃勃建立的“夏”,“义熙三年(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四个年号,407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昇(年号),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赫连勃勃以《史记》中对于当时天下各族皆炎黄与三代之后的“拟制”为依据,把自己的统治附在“匈奴乃夏族后裔”上,“夷狄一方,用夏变夷”策略得到初步展现。

——摘编自《晋书》《十六国春秋》

材料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觉醒的伟大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绝地,存亡绝续的险境,让中国人民猛然间惊醒起来,痛切地意识到必须尽快结束“一盘散沙”局面,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抗击侵略、救亡图存迅速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中华民族弘扬“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的优良传统,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以伤亡3500万军民的巨大牺牲,成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沉睡雄狮”的惊天怒吼,充分体现出民族大团结的伟力。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结合所学,指出“炎黄与三代”“拟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说明赫连勃勃“夷狄一方,用夏变夷”策略初步实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结束‘一盘散沙'局面,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标志。从“民族觉醒”的角度,概述“抗击侵略、救亡图存迅速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条件。综括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体现的民族意识。
2023-08-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