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匈奴族十分重视与汉族互通关市。除汉族外,匈奴与羌族经常发生商业交换;对乌桓族和西域各族也发生过交换。”这说明,匈奴族(   
A.严重威胁着农耕文明的安全B.与汉族交往十分频繁
C.在中西交往中扮演桥梁角色D.“逐水草而居”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晋史学家习凿齿言:“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A.造成政局长期的动荡B.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
C.削弱了吴蜀两国实力D.具备客观的地理条件
2022-08-12更新 | 648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书籍目录是把握书籍结构与主题的重要途径。下边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第1节三国鼎立
第2节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
第3节东晋十六国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4节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发展
第5节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A.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B.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C.政权分立与藩镇割据D.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3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57次组卷 | 14卷引用:历史-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
A.中原文化的拓展
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
C.社会分化的加深
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
2019-10-23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2019-04-08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枣庄第六中学高一下期开学初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