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魏书·乐志》记载:孝文帝搜求古乐,“垂心雅古,务正音声”,命中书监高闾与太乐“详采古今,理定雅乐”。直到精通江左文化的王肃的到来,才最终为孝文帝完成了此心愿。孝文帝上述举措旨在(     )
A.打击北方门阀士族的势力B.以雅乐取代游牧民族俗乐
C.学习南方士族的先进文化D.以艺术融合促进政治认同
2023-02-12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2024届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60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据《魏书》记载,北魏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都曾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时,出于对黄帝的尊崇,改姓元氏。北魏统治者此举的目的是
A.推动民族交融B.巩固自身统治
C.结束分裂局面D.加速封建化进程
2021-02-05更新 | 939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魏时期,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改革的措施得当有力
C.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图4是古代中国六大古都的分布。

——整理自刘军等《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水与流域文化》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变迁的因素。
2024-01-23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对山西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B.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C.三教合一推动民众习俗趋同D.统治者“封建化”的结果
2022-12-26更新 | 286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孝文帝统治时期积极“去故存新”,如:迁都洛阳,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讲汉语、穿汉服,“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有学者指出:尽管我们不能把北魏乱亡完全归咎于孝文帝的改制,但他付出了将本民族消融于汉族的代价,却加速了鲜卑贵族的腐化。材料旨在强调孝文帝改革(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8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结合某一具体时期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时期,许多皇后来自匈奴、汉、柔然、羌等民族,民间的族际通婚也很常见,平城、洛阳是族际通婚的中心。这些现象可说明当时(       
A.南北差距逐渐缩小B.民族交往途径单一
C.民族矛盾有所缓和D.婚姻观念平等开放
2023-02-02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
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