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汉末,胡服裤褶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魏晋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北方少数民族穿起了汉族服装,孝文帝甚至率“群臣皆服汉衣冠”。这反映当时(       
A.民族间的经济差距缩小B.民族间隔阂消失
C.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快D.民族交融的发展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指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止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通婚。”这反映了(     )
A.秦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
C.司马氏代魏D.王安石变法
4 .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冬,北海王元祥(原名拓跋祥,孝文帝异母弟)随皇帝南征前夕,向母亲辞别后,“伊川立愿”,在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开龛造像,并立碑记之,部分碑文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龙门石窟见证了(     
A.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B.佛教传入中原的开端
C.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D.草书艺术的广泛流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自身统治B.提高官员素质C.打击保守势力D.摒弃北方习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帝后礼佛图》是洛阳龙门石宜宾阳中洞的浮雕、表现了鲜卑皇室和贵族礼佛的盛大场面、其中人物全都穿着宽松网逸的汉族服饰,长袖垂地、鞋履笏头高耸。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佛道思想的盛行B.文化的交融C.社会矛盾的级和D.政权的分立
2022-07-11更新 | 50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北魏迁都示意图》。据此可知,北魏迁都
A.推动民族交融B.实现国家统一C.进攻南面齐国D.巩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10 . 以下关于北魏题材的小论文题目中错误的是
A.《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B.《北魏统一全国》
C.《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D.《从平城到洛阳》
2021-02-17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