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在早期鲜卑部落社会中,存在“母强子立”的权力传承模式,北魏建立后,道武帝拓跋珪制定了"子贵母死”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汉文化的影响B.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C.父权制社会的发展D.女性社会地位下降
2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20次组卷 | 95卷引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名题荟萃)-2023统编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仍有制度演进、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等新成就。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推行均田制          ②《抱朴子》中提到“火药”
③出现了“草市”   ④“文人画”逐渐成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19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魏书》中记载北魏世系时道:“昔我皇祖,胄自黄(帝)轩(辕)……慑服戎夏,叠曜重光。”《周书·文帝纪》称北周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上述记载意在
A.解释政权更迭的深刻原因B.凸显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表彰先祖统一华夏的功绩D.融合民族认同以巩固统治
2022-05-13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下列四张中国古代历史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责备群臣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旧服),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反映出当时北魏(  )
A.社会矛盾尖锐B.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C.民族交流频繁D.传统习俗影响深刻
8 .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加速民族分裂B.促进习俗合流C.推进民族交融D.复兴农耕文明
2022-01-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9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10 . 《魏书》高度评价了北魏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修养,以及他改革的意义。以下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从洛阳迁都到平城B.以汉服取代鲜卑服
C.与汉高门士族通婚D.禁鲜卑语,说汉语
2021-11-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必做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