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黄巾起义失败后,战争频发,导致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其中出现长期战乱的时期是(  )
①东汉末年②西晋中后期③十六国时期④南朝中前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民族交融

材料一   



材料二   (刘聪)以永嘉四年(310年)僭即皇帝位……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置御史大夫及州牧,位皆亚公。

——《晋书·刘聪载记》

注:刘聪,匈奴族,前赵的建立者。

材料三   (石)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晋书·石勒载记》

注:石勒,羯族,后赵的建立者。

材料四   东汉后期,军队将士开始穿着裤褶服,也称为戎服。这种服饰源于北方少数民族。魏晋以后,军队中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般都要穿裤褶。在皇帝亲征或者国家内外戒严时,文职官员也需要穿着裤褶。

——摘编自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说明东晋十六国局面形成的背景。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阐述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
2023-07-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对下列四幅地图反映的时段,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晋末年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中国北方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合称“十六国”。对下列选项进行判断准确的是(     
A.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B.与东晋对峙分布于北方
C.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D.频繁接触消除民族隔阂
5 .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所对应的朝代全部正确的是(     

①西晋                            ②东晋                       ③北魏                       ④唐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民族认同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辽史》

材料三   汉官之制,自平州人不乐为猛安谋克之官,始置长吏以下。天辅七年以左企弓(金朝的大臣)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金史·百官志》


概括以上材料中关于民族认同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历史作用。
2023-01-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代帝王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见证

材料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历代帝王庙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 年),是明清集中祭祀中华祖先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功臣名将的皇家庙宇。历代帝王庙以独特视角体现了 “ 中华一统、主权延续、朝代更迭、一脉相传” 的历史特点,也使得“ 中国” 这个概念及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摘自刘洋主编《北京西城历史文化概要》

材料二清朝顺治和乾隆时期历代帝王庙入祀帝王的调整变化

时期入祀帝王的调整和变化相关资料
顺治时期

(1643- 1661年)

①恢复祭祀元世祖忽必烈 ②新增祭祀元太祖成吉思汗 ③新增祭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④新增祭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⑤新增祭祀金世宗完颜雍
金世宗在中都(今北京)建大宁宫
(今北海公园),大定二十九年始建卢沟 桥。《世宗本纪》记载:即位五载,而南北
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重农
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家给人
足,仓廪有余……号称“ 小尧舜”。
乾隆时期

(1736- 1796年)

增加东晋、南朝之宋齐陈、 北朝之北魏、五代之后唐、
后周等帝王入祀,共188位
乾隆皇帝认为:“ 北魏的鲜卑族帝王,
结束战乱,雄踞黄河以北,勤思政理、讲
学兴农,确为英主,安可置而不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简述北魏孝文帝和金世宗的历史贡献。
(2)材料二中,顺治帝对入祀帝王的调整可归为几大类?写出分类标准和序号,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清朝皇帝沿用明朝庙宇并调整入祀帝王之举?
2023-01-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政权改革的措施。据此可知,该政权是(     
①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②移风易俗:改籍贯、易服饰、说汉语、改汉姓

A.西晋B.东晋C.北魏D.南宋
2023-0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书记载,北魏太祖拓跋珪曾“宣赞时令,敬授民时,行夏之正”,孝文帝也曾亲自率领众人躬耕种地,劝导百姓重视农业生产。据此推断他们(     
①认同中原文化②鼓励发展农业③主张严刑峻法④推动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禾绿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A.商鞅变法B.魏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2023-01-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