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2020-05-13更新 | 1078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19-10-22更新 | 239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2024-01-24更新 | 15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魏均田令规定,所买卖田地仅限桑田(永业田),露田(口分田)不得买卖。北齐时“露田虽复不听卖买,卖买亦无重责”。隋田令规定:“自诸王已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上述变化(       
A.印证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体现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C.反映均田制原则遭到破坏D.说明国家可支配田地减少
2024-04-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6 . 南北朝时期魏、梁通好,双方早期使书的慰问语都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双方都把表示对等并立的“彼”“此”去掉,改为“想境内清晏,今万国清和”。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B.北魏南梁国力相当
C.南北双方关系日趋紧张D.南北文化认同趋近
2024-02-0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7 .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进发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下图是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信息说明(     
A.全球变暖现象日益加剧B.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缺陷
C.自然灾害主导民族南进D.天人感应宇宙观念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484—539)最初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一变化表明(     
A.北魏政权更选频繁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D.北魏改革成效显著
2023-10-15更新 | 5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9 . 西魏—北周政权就实力而言原本是最弱的一方,但后来居上,逐渐强大。北周先灭北齐,取代北周的隋朝又完成了南北统一。致使这一变化的是(     
A.九品中正制为北周选拔出诸多优秀人才B.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统治者积极推动民族交融以强化凝聚力D.淝水之战致使前秦政局不稳而分崩离析
2024-03-18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复习(一)历史试题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徒关东和关西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诸如南匈奴、羯族、羌族、鲜卑等,建立政权后就实行屯田、分土定居和计口授田等措施,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由游牧或半农半牧转向农业定居。这一变化(     
A.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B.实现了民族政权的胡汉分治
C.助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D.增强了边疆地区的华夏认同
2023-02-18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