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D.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时,史传赞人多“风神夷简”“雅有远韵”之词。而十六国北朝的勋贵传记,多“性雄豪,工骑射”“明解律令,议断平允”等语,北朝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之途。这反映了当时
A.南北文化冲突导致国家分裂B.南方成为了全国文化中心
C.民族融合促使多元文化交融D.北方制度远远落后于南方
2021-12-13更新 | 1045次组卷 | 12卷引用: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经济一度在北方的主要农区大肆扩张,但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繁荣之后,继而重新衰退,到北魏中期中原地区一度变为牧场的土地又恢复了农业生产。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B.各族统治者推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C.大量少数民族成为农业居民D.北方统一后汉族地主把持了政权
4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十六国”称谓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书中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一卜六。”崔鸿所述的这一局面
A.形成与南方政权宋的对峙B.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
C.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D.使得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
6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材料反映了
A.分裂对立阻碍文化认同B.经济发展已趋于平衡
C.不同文化区域差异加强D.分裂中蕴含统一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9545次组卷 | 61卷引用:专题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2021-06-05更新 | 1411次组卷 | 31卷引用: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9 . 表2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政权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
政权律令内容
曹魏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社会动荡制约立法内容B.封建法律制度开始儒家化
C.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盛行D.礼法结合是立法的重要特色
2021-05-15更新 | 885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6讲中国的法治与教化-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主旨。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A.争霸争鸣的春秋战国B.民族交融的魏晋南北朝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D.盛世余晖的明清王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