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设官分职,罕以才授……敩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蠢政害民,实由于此。”隋炀帝由此(     
A.实行兵民合一增强战斗力B.大兴文教提高官员素质
C.整顿吏治以促使政治清明D.打击豪强巩固中央集权
2024-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2 . 据《隋书》统计,隋文帝纳谏36件,拒谏5件,结果不明的有2件,纳谏率为84%;隋炀帝纳谏7件,拒谏10件,结果不明的1件,纳谏率39%,拒谏包括征辽东、巡幸江都、平定农民起义等重大事情。以上现象可用于研究()
A.社会矛盾影响谏议数量B.谏议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C.科举制度影响谏官素质D.谏议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2024-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对唐朝中央而言,各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须经中央册命,给予“玄鱼金符”或“印章袍带”才能取得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力,并以其为征发信符。各羁縻府州间发生纷争,唐中央直接干预,而府州则须听命处置,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叛和谋逆活动,更是依国家法律严厉处置。各羁縻府州也有义务助兵中央,朝廷制有专玺“天子信宝”,以征发“蕃国”之兵。据此可知,唐朝设置羁縻府州的目的是(     
A.维护边疆安全B.满足军事物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2024-01-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面唐初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可以发现(     
A.唐代沿用隋制以州统县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经济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基础开始形成
2024-01-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都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2023-12-25更新 | 179次组卷 | 44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35次组卷 | 53卷引用:期末复习模块综合测试一——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释合理的是(     
A.国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加强B.隋朝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C.我国形成粟麦和稻作两大农业区D.大运河开通纾解了关中地区压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人多隐冒”的现象。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实体貌,同时还鼓励百姓相互检举、告发不实之户。统治者旨在(     
A.激化基层内部矛盾B.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C.整顿官吏懒政行为D.加强地方教化管理
2023-12-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578次组卷 | 21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而中国东南地区“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的开凿(     
A.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B.充实了关中粮食供应
C.推动海外贸易的繁盛D.体现经济重心已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