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41次组卷 | 53卷引用: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589次组卷 | 210卷引用:专题05交通与社会变迁(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选必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灭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这些措施(     
A.源于南方经济实力的增长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
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2023-09-16更新 | 433次组卷 | 28卷引用:高一上期期末综合复习检测卷(三)-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通典·食货》中提到:“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从中可以看出隋朝(     
A.商品经济发达B.注重精耕细作
C.重视粮食储备D.实现国强民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诗人胡曾在《汴水》一诗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由此可见,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统治者滥用民力,穷奢极欲B.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各地的直接联系
C.隋炀帝巡游浪费人力和物力D.大运河为起义军的联合提供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东南地区的市镇经济发展快速B.水路运输成为唯一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了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有利国家统一稳定
2022-09-08更新 | 68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52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总结提升)-【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元代马端临曾评价隋朝:“古今称国计之富有,莫如隋。”“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下列选项不能有力支持马端临上述观点的是( )
A.隋灭陈,统一南北B.隋炀帝修建洛阳城
C.仓库义仓积储丰富D.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农业生产D.强化思想控制
2022-07-09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