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新唐书》记载:“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属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A.科举制拓宽选才渠道B.三省制强化中央集权
C.对外文化交流繁荣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 . 下表是638-659年刊正姓氏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刊正姓氏的目的是
主持者成果概况
唐太宗新修成《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成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武则天新修成《娃氏录》把她娘家文水武氏提升到全国第一等级。

A.用作科举选官的依据B.树立和抬高皇权的地位
C.延续门第的划分标准D.彻底打破正统门阀观念
3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可用于论证
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
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2020-10-12更新 | 1324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唐会要》记载,公元767年政府下令,所有坊市之间的高墙都不得损坏或是乱搭乱建,如有违者,强制拆除:公元788年再次下令,对在京城内破坏坊墙的行为处以重罚,自行雇请工匠修补破损的坊墙。这段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城市管理制度受到挑战
C.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D.政府行政职能不断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文景之治”时期恰值汉代地方权力最为活跃的时期;“开元盛世”之后唐朝虽然由盛转衰,但唐王朝经济活跃、文化昌明、作为东亚文明中心和世界仰慕之国的地位继续保持了百年之久,这一阶段正是地方权力扩大而尚未失控的时期。作者意在强调
A.汉唐盛世都是以君主的开明为基础B.地方分权有利于维护王朝统治
C.地方适度分权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D.汉唐繁荣得益于地方分权政策
6 . 唐代婚姻中,贞洁观念较为淡薄,妇女改嫁现象非常常见,就连皇室成员也不例外,公主再嫁者高达二十三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代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B.唐中期后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冲击
C.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的影响D.儒家思想受冲击崇尚男女平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
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8 . 唐初规定:州县官市之外的交易场所均不合法。但因各地商人、城内居民所需生产和生活用品均需草市供应,因而官府对草市长期采取放任自流态度。唐末,不少地方官吏开始在草市设镇,设置官丁,并设场征税。这表明
A.商业发展推动政府调整了抑商政策B.草市自身功能推动其官市化市镇化
C.唐中央政府实质认可了草市合法性D.中央集权程度决定商业规则执行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观点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以后,中原地区也逐渐流行“骑乘之风”。唐朝时期,官宦贵族较为喜欢的出行方式是
A.骑马B.牛车C.驿驴D.步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