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学者王洪军根据相关史料,统计了唐朝政府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分布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
A.北方水利技术明显领先于南方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政府政策影响经济格局的变化D.南方政治环境更安定
2020-09-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表述中史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结论
A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农业灌溉工具较为先进
B1965年法国总统藏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
C1966—1975年,苏联的农业总产值从883亿卢布增长至1128亿卢布;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增长至5112卢布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D晚唐诗人杜荀鹤曾作诗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代“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A.A
B.B
C.C
D.D
2019-09-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
3 .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
A.驿站
B.邸店
C.柜坊
D.票号
2.唐代开始铸开元通宝钱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3.史料记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工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移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发展十分突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向商品化发展
B.对外开放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
C.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城市商业发展突飞猛进
D.海峡两岸的通商已经全面实现
2019-08-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观点认为,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故“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从人口的对比上,很多人得出了“唐太宗不如隋文帝多矣”的结论。更有学者考证出“贞观之治”系御用史学家们的造假而已。对以上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隋唐记载都存在着失实之处
B.上述结论尚须得到史料的实证
C.唐朝经济不如隋朝结论可信
D.隋唐差异成果表明史学的进步
2017-12-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高宗时,富商邹风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有。”

——《太平广记》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在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歧州(陕西凤翔),夹路列让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至荆襄,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州(今成都)、凉府(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材料三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材料四史料记载,邹凤炽“常与朝贵游”,王元宝、郭万金等富贾“各以延纳四方才士,况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开元通宝遗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现象?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实质问题?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这样情况是何种社会实质的反映?

(4)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这种商业活动是否迅速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18-02-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1
6 . 《唐六典》记载,“凡市,……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唐代中后期的诗文中则有苏州“夜市必菱藕”、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种种描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夜市在唐代已经普遍存在
B.诗文记录多夸张之辞,不足为信
C.史料记载了唐朝不同时期的情况
D.唐朝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控
7 . 下列史料典型地体现唐代城市商业发展状况的是
A.“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B.“一街幅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C.“每日街市,不知货几何也”
D.“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
2018-0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历史上汉藏两族人民进行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注: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

--摘自《新唐书·吐蕃传》

材料二元朝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府机构。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遇吐蕃有重大问题,则派设行宣政院前往该地处理。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皇家建筑中必有各种宗教的佛堂寺庙,清漪园的宗教建筑之多,在皇家园林中数一数二……堪称佛国天堂。有的佛寺成为一个景域或主要景区内的主景,甚至是全园的重点和构图中心。这与当时为团结笼络蒙藏上层人士以确保边疆防务、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也有直接的关系。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1)唐蕃和亲后双方变成“翁婿”关系,结合所学,概括说明松赞干布“执婿礼恭甚”的表现,并指出唐朝时吐蕃的政权性质与和亲政策的历史作用。
(2)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宣政院“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的具体内涵,指出元朝除宣政院、中书省之外的其他中央政府机构。
(3)清代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近代中国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颐和园为例指出位于全园最高处的佛寺及其建筑特色,从祖国统一的角度说明布达拉宫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价值。②清代对西藏的统治取得了显著成果,指出清代初期为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
2021-01-0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材料二   (唐)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人物理论思考
毛泽东“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邓小平“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引自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出发点和治国理政的法律原则。
(2)从“观百姓”“存百姓”到“谋幸福”,从家天下到天下为公,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中民生理念的价值立场和家国观的历史跃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土地制度层面践行“存百姓”的举措与具体内涵。②从“谋幸福”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毛泽东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以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2020-11-11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0 . 隋唐时期巴渝地区设置了部分新县。关于资州龙县,史料记载“本汉资中县地,隋义宁二年招慰夷獠(古民族名),于此分县置龙水县。”关于合州巴川县,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三年,析石镜、铜梁置。有铁。”关于合州铜梁县,史料记载“唐长安四年,刺史陈靖意以大足川侨户辐辏,置县取小铜梁山为名。”据此,设置这些新县的原因包括(            
①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②有利于对资源的管理
③加强中外贸易                                        ④人口数量的增长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06-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实验中学高2019级高二下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