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2 . 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历史评判要以成败为基本依据B.制度设立之初存在明显弊端
C.中央与地方矛盾导致社会动荡D.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联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18-06-09更新 | 987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卷)
4 . 如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A.户籍管理更加严格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全国人口大幅增长D.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2022-06-07更新 | 97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代时期,“流官移镇”盛行。各节度使不仅积极发展屯田,而且“多遣亲吏往诸道回图贩易,所过皆免其算”,并将所得财富据为己有。藩镇的财富流向由唐代“取之于镇,用之于镇”变成了“取之于镇,用之于使”。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改土归流成效初显B.地方割据势力削弱
C.藩镇经济有所恢复D.基层治理日益衰败
2023-04-09更新 | 85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756年,唐玄宗发布了一篇筹划平叛全局的制书,在划分各路势力的基础上,规定“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于是“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这一做法(     
A.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B.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C.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D.旨在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开元二十二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     
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
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8 . 如表是五代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政权存在时间都城建立者建立者身份
后梁907—923年开封朱温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年洛阳李存勖沙陀族,河东节度使
后晋936—946年开封石敬塘沙陀族,成德、天平军节度使
后汉947—950年开封刘知远沙陀族,天雄军节度使.枢密使
后周951—960年开封郭威忠武军、河东节度使
A.定都开封成为统治者的共识B.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C.北方民族矛盾日益尖锐D.统治者缺乏稳固政权的有效举措
9 . 唐德宗在位期间(779—805),方镇取代了州的地位,拥有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的职权,如表从侧面反映了唐德宗时期(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中央与地方钱税和粮税分配表
项目收入总额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地方留成额
钱税3139.8万贯1089.8万贯2050万贯
粮税1615.7万贯215.7万贯1400万贯
合计4755.5万贯1305.5万贯3450万贯
A.赋税制度根本变革B.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C.藩镇势力日渐增强D.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10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7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保温卷(2)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