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开元二十二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负责察访地方官政绩。天宝末年,又兼黜陟使。肃宗乾元元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地方军政长官),“掌所部善恶”。上述变化表明,唐朝(     
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注重强化基层教化
C.统治秩序土崩瓦解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22-23高三上·山西·阶段练习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

——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

材料二   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

——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
2022-11-25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3(江苏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