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023-10-23更新 | 411次组卷 | 4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18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农民起义B.武则天当政
C.唐玄宗即位D.安史之乱
2022-12-09更新 | 418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B卷)试题
4 . 观察如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
A.公元9世纪中期B.公元9世纪末期
C.公元10世纪初期D.公元10世纪中期
2021-04-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析下表,以下与唐代人口变化有关的因素是
时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
人口1235万人约3714万人5288万人约1600万人口
①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②生产工具的改进
③安史之乱   ④五代十国的政权刮据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 . 下列对如图所示历史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2020-12-05更新 | 246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人尹源说:“弱唐朝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依据所学知识,这里所提到的诸侯指的是
A.地方的藩镇B.地方的侯国C.地方的郡县D.地方的王国
8 . 唐朝灭亡前约30年,宗室留长安者惴惴不安,深恐被杀。唐末五代诗人韦庄《秦妇吟》言:“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是对下列哪次斗争的写照
A.朋党之争B.朱温称帝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2020-11-2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020-11-24更新 | 679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对两幅图所示历史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B.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王朝更替
C.分裂割据在古代是难以避免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