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023-10-23更新 | 411次组卷 | 4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14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农民起义B.武则天当政
C.唐玄宗即位D.安史之乱
2022-12-09更新 | 418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B卷)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如图所示历史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B.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C.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D.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2020-12-05更新 | 246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宋人尹源说:“弱唐朝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依据所学知识,这里所提到的诸侯指的是
A.地方的藩镇B.地方的侯国C.地方的郡县D.地方的王国
7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材料中“此一制度”指的是唐朝
A.任命文官做知州B.创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节度使制度D.实行科举制度
8 .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了
A.唐朝初年政局动荡B.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C.突厥进犯边境不安D.藩镇制据威胁中央集权
9 .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岗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C.安史之乱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D.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0 .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后,奚与契丹就没有在河北地区制造大规模的骚扰,由于本身利益所在, 各藩镇对此地区既勤派斥候与巡逻,也不无端寻衅。 据此可知
A.官方史书的记载并不可靠B.中央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C.藩镇有助于解决边防问题D.国家统一有赖于藩镇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