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A.决策合理化的进程B.君主权力的强化
C.行政效率的降低D.皇权受到削弱
2 . 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提议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遭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并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越权
C.当时已具君主立宪制特征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2020-04-15更新 | 9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1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材料二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三公的职权,结合所学概述三公对君权统治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唐朝设立三省制的目的。
2023-12-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变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
A.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