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2018-11-07更新 | 465次组卷 | 100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2018-02-02更新 | 449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汉代分封同姓王
B.唐朝三省并立
C.元代推行行省制
D.清朝设军机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世民曾与长孙皇后论及国事,后对曰:“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据此可知,唐高宗时期
A.皇权走向了衰落
B.国家核心决策过程异变
C.出现“垂帘听政”
D.外戚逐步把持朝中政局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期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各自职能,并分析三省六部制作用。
7 .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6-04更新 | 24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
A.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2019-06-15更新 | 17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
A.中书省是审议机构
B.门下省是决策机构
C.设置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D.行政效率大大下降
2018-10-11更新 | 1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2018-10-30更新 | 19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