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新唐书》中载:“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唐德宗贞元中,德宗将要起用卢杞担任饶州刺史,门下给事中袁高行使“涂归”权,封还词头,揭杞罪状,德宗只好接受袁高的意见。据此可知,袁高行使“涂归”权(       
A.保证了君臣间的权力制衡B.有利于决策的公正与合法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了门下给事中的权力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时期,以“参预朝政”、“同平章事”、“同三品”等临时性称呼行宰相之职,高宗时将“同三品”、“同平章事”作为正式官职,以将职位低、资历浅的人提为宰相。这反映了唐初(       
A.行政分工的混乱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儒家仁政的践行D.文官政治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由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由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的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     
A.权力制衡特征明显B.“台省”平行和平等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特务统治色彩明显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制度有何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班四位同学在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完全正确的是
①《浅谈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②《浅析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
③《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④《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