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文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

——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唐朝长安城的地位。

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大事记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概括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7月)


(3)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该宣言发表的背景。
2023-01-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七中学2022-2023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似乎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嵇康临终写《家诫》教育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
A.追求精神自由却徒有虚名B.阮籍和嵇康等人言不由衷
C.传统文化趋向多维度融合D.儒学危机引发了思想混乱
3 . 胡人执犁俑

结合所学,为该文物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00字)
2020-09-09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统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