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齐竞陵王萧子良为首的佛门信徒与无神论者范缜的大论、佛道围绕“老子化胡”问题的争论及佛儒关于“沙门是否拜王者”和“沙门视袒服”的争论。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企图控制士人B.三教合—趋势凸显
C.思想领域较为活跃D.佛教占据优势地位
2022-02-23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依据佛经绘制之画是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图1、图2所示壁面形成于北朝时期。据此可知
A.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逐渐融合B.“三教合一”趋势开始出现
C.儒学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D.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具有使人们排遣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而繁荣,但佛教徒主张佛法的“六度”与儒学的“五常”名异实同。梁代僧人顺更讲,“释氏(释迦牟尼)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柔。”这反映了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B.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D.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2020-12-08更新 | 958次组卷 | 3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完成ド列要求。

材料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 是代表当时中国和世界最高水平的农学经典, 宋代的《陈旉农书》第一次总结了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元代的《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囊括了南北方农业科学技术的精华, 明代的《农政全书》首次增加屯垦、水利、荒政等内容,并收录了西方水利著作,是传统农学中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集大成之作。近代西方农业科学传入之前, 中国农书估计达千种之多, 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编写的特点,并分析农书内容不断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官方开凿的佛教石窟。其中早期的大佛形象面部挺拔、高鼻深目,隐约还留着八字胡须。而5世纪后期以来的大佛形象更加的清瘦俊雅,体现出南方士人所追求的“宽衣博带,瘦骨清像”。这反映了当时(     
A.佛道儒的交融并立B.社会审美情趣变化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6 . 在儒家观念中,服装为礼仪之基础。佛教传入后,原本布幅裹身、袒露肩臂的服装形制不断变化,至唐朝时期发展为与世俗服装相近的交领右衽、两袖俱全的款式。这一变化说明
A.佛教服饰开始走向世俗化B.佛教逐渐同儒家思想融合
C.唐朝文化的包容与开放性D.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倾向
2021-06-06更新 | 633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佛教最初传入中原时关于“剃度”并无明确限制。但东晋高僧慧远却指出,凡是尚在朝廷效力的人,尤其是士兵,或者还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人都不能受戒剃度。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儒家统治地位动摇
C.佛教主动适应现实D.三教合一开始出现
2021-05-05更新 | 1658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为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
D.理学影响的日益深入
9 .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多千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