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柳宗元认为佛教有些内容与《论语》符合,激烈反佛的韩愈实际上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理论。当时各佛教宗派不同程度吸收儒道精神。道教也学习儒家,开始讲礼义、忠孝,模仿佛教制订教规戒条等。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思想统一兼容并包B.三教融合催生理学C.儒学主流地位丧失D.文化呈现多元特征
3 . 佛教强调罗汉、菩萨、佛这三个神灵层次构成依次提高的系统。但传入中国后,由于宗法社会的特殊性及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导致观音由男变女,成了送子娘娘,整个佛教的神灵崇拜系统也因此而调整。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的本土化趋势B.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C.三教合一局面出现D.佛教在中国以女性信徒居多
4 . 东汉末年,人们将佛教中的“佛”视为一种大神,将其置于道教之中,并将佛教“情虚无为”的教理与道教学说相比附。这种认识(     
A.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B.体现了道教是社会主流思想
C.推动了魏晋玄学兴起D.受到了三教并行政策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唐朝宰相李峤曾说,“今丁皆出家,兵悉入道,征行租赋,何以补之”;韩愈说,“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由此可知,他们主张(     
A.推崇佛道以缓和矛盾B.崇尚无为以维护统治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抨击佛道以提倡自由
2023-02-10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朝时期,“以济度众生为贵、独善其身为贱”的思想在佛教中逐渐兴起,僧人的修行实践也扩大至世俗之学,不仅广泛参与到诸如文笔、赞咏、歌舞等文学艺术活动中,还积极对传统典籍进行注疏,如:释慧琳注《孝经》、释僧智有著《论语略解》等。这一现象(     
A.利于佛教本土化的发展B.印证了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表明中外之间交流频繁D.体现出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7 . 印度佛教认为果报不论现报、生报或者后报都是个人的事。传入中国后,慧远认为:一人得道,其功德“泽流天下,即使内乖亲子的关系,也不违其孝”;果报可以此生世世承负,也可在一个家庭内父子相承,代代承负果报。据此可知佛教(     
A.吸收儒家伦理逐渐本土化B.增强理论性思辨性日趋系统化
C.传入中国后开始世俗化D.迎合统治者的需求不断政治化
8 . 下图为魏晋时期莫高窟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的局部图,该画讲述了一群强盗在与官兵作战失利被俘得佛陀救助后,最终出家隐居成佛的故事。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政治环境分裂动荡B.佛教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C.壁画创作注重审美功能D.佛教已经成为主流思想
9 . 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A.佛教渐趋本土化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儒学吸收佛道思想D.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2022-07-24更新 | 581次组卷 | 2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晋时期,佛像逐渐出现中国化的特征。但对比同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的佛像仍保留了较多的外域特点,而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中国化的特征则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洛阳是中原文化中心B.敦煌更信奉原始佛教
C.佛教传播受到儒家抵制D.造像技术影响佛像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