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唐代对老子的祭祀被列入国家正式祀典,道教经籍成为科举考试的法定经典,道举是当时科举的组成部分,士人通过道经考试可以成为国家官吏。该现象缘于(     
A.三教合一促成百家争鸣复苏B.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政策
C.科举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道教文化契合中国社会土壤
2024-05-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1历史试卷(辽宁卷)
2 .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变化巨大。北魏佛像更突出主尊,显示北方民族强悍作风,强化佛像的帝王尊严。南朝将印度衣薄透体的造像风格改造成中国化佛像,符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这一变化体现了(     
A.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的发展B.北朝的皇权较之南朝更为强势
C.政局和地域对佛教文化的影响D.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佛教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847年,宣武节度使卢均推荐大食人李彦升考取进士,有人认为卢均“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不应该推荐“夷人”。于是,文学家陈黯专作《华心》一文,主张:即便生在中州,不遵行礼仪便是“形华心夷”;即使生在四夷,只要合乎礼仪就是“形夷而心华”。这表明(     
A.人才选拔的方式改变B.华夷观念不复存在
C.主流思想传承与发展D.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4 . 魏晋时期,游艺活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士人的认同与喜爱,文学作品与游艺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碰撞在一起,推动了魏晋文学游艺书写进入了兴盛时期。这可以用来佐证魏晋时期(     
A.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文学的内容受制于大众活动D.主流文学体裁发生变化
2024-05-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唐时期的官员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可见,这场古文运动(     
A.推动了唐诗的繁荣B.存在薄古非今弊病
C.意图复兴传统儒学D.赋予文学教化功能
2024-04-18更新 | 40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汉时期印度佛雕传入我国,规模小且只是单纯的雕刻形象; 魏晋时期中国佛雕注重细节和装饰,如,佛像头部会雕刻发髻和头饰,身上的袈裟会加以细致的雕刻和铜饰,菩萨像开始穿上华丽的中式服装,面容也更接近东亚人。这说明(     
A.佛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B.佛教内涵渐趋本土化的趋势
C.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佛教发展D.佛雕提高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4-03-26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愁眉”一词本指我国古代女子化妆的方法。东汉时期的孙寿喜欢化啼妆、愁眉,这样就显得惹人怜爱,娇媚。佛教传入中国后,“苦”的思想得到传播,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后人用佛教的“苦脸”代替“泪眼”,再与我国古代的“愁眉”直接结合,创造了“愁眉苦脸”这一成语。这反映出(       
A.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B.前代语言文字不被社会重视
C.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未出现冲突D.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末杨绾认为因儒道不举,士人一味追求做官,礼义道德沦丧,才造成了安史的反叛和战乱的延伸。穆宗时,仍有“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     
A.功利主义盛行导致社会失序B.礼法结合的治理传统被废弃
C.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所需D.佛道兴盛改变儒学正统地位
2024·辽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宗颐禅师曾对“灭佛事件”表态说:“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此思想对后世佛教禅宗影响较大。由此可推知,当时(     
A.三教之争,矛盾激烈B.宗教反思,立足本土
C.社会动荡,奢靡之风D.佛教受创,渐趋没落
2024-02-25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10 . 《梁书·何敬容传》记载:“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由材料可知南朝(     
A.佛教十分盛行B.清谈之风渗透官场C.中朝制度瓦解D.监察制度比较完备
2024-02-21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