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如刘徽、祖冲之父子、赵爽等,他们的科学研究带有一种自由自在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式的探讨,具有一种“非实用”、重理论的趋向。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条件是(       
A.国家文化政策的开放B.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
C.多元文化的互动交融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赵州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古老、跨度最长的单孔敞肩圆弧拱桥,桥上装有精美石雕栏杆,整体雄伟壮丽,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赵州桥体现了(       
A.技术与艺术的结合B.隋朝建筑水平达到顶峰
C.南北河运交通便利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23-12-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政府曾广泛吸收社会人士参与历法编制工作,如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就曾主持编制过《大衍历》,并且负责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这体现出(     
A.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生产B.中国天文技术领先于世界
C.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发展D.政府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下列是一些关于印刷术的记载。由表可知(       

材料

结论

明代邵经邦《弘简录》中记载“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下令将长孙皇后遗作《女则》雕印刊行”。当代学者张秀民据此推断雕版印刷术出现于636年印刷术最早使用于636年

宋人编著的《册府元龟》记载“835年,节度使冯宿奏:禁断印历日版”印刷术最早使用于835年

敦煌出土“868年王瑜为二亲敬造”刊记的《金刚经》,雕工精细印刷术最早使用于868年

日本僧人惠运在《惠运律师书目录》中著录“携印子一卷”(印子即印本),惠运于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归国印刷术的使用可能早于847年
A.甲说法正确,张秀民是学者,推论准确B.乙说法可靠,宋代距唐代近,记载可靠
C.丙结论正确,因为有一手实物史料证据D.丁结论可信,因为有当事人的可靠记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观察如图历史信息,对其描述最为恰当的是(     
A.政局动荡,科技文化繁荣B.五胡内迁,民族交融加强
C.政权更迭,统一趋向明显D.南北对峙,南方得到开发
2023-08-3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某部农书记载了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的加工、烹饪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当时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这部农书是(     
A.《神农本草经》B.《禹贡地域图》C.《齐民要术》D.《元朝秘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农书、桑书、医书、算书、历书、字书、韵书、相宅等民间用书能够成册使用,应用也非常广泛。谱牒也属于民间实用的书籍,主要种类包括家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世谱、统谱等,这些谱牒也大都成册,在家族内部流行。这些民间用书的使用和流行(       
A.促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B.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C.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阻碍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2022-07-15更新 | 64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