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图是洛阳博物馆特展“丝路印记”的代表藏品——唐代《三彩引胡俑》。这可论证唐代(     

A.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行B.政府严格管理对外贸易
C.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来华经商的外国人众多
2024-05-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A.侧重经济交流B.崇尚和平交往
C.凸显对外开放D.强调多元互鉴
2024-03-04更新 | 54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玄奘于627年(一说629年)自长安沿丝绸之路西行,经中亚进入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学习。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从印度带回佛经657部,后将其中的75部共1335卷译为汉语,这些佛经中的许多内容在印度已经失传,仅凭汉译本流传于世。这说明(     
A.商路发展利于文化传承B.佛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
C.中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