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西夏向宋称臣,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
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
2022-05-23更新 | 1941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评价较后人更具有正确性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022-04-18更新 | 482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可知,该王朝是(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2-03-09更新 | 651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北宋初期北宋中后期南宋
制度创设:①
用人方针:崇文神武
困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改革:②
③与南宋建立
④与宋金对峙
A.①强干弱枝;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D.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5 . 宋朝地方政府比较固定的设置是州县两级。州长的头衔不是刺史,而是知州,是“知某州事”的省称,即以其他身份(通常是中央官)管理某州事。这样设置的根本意图是
A.扩大地方权力B.强化官员监督C.加强中央集权D.控制地方财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北宋初年,为限制宰相赵普的权力,“始诏参知政事与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武权"。又设枢密院分中书门下之军权。设三司使以分宰相之财权。这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A.守内虚外B.崇文抑武C.强干弱枝D.分化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整顿官僚机构B.巩固国家统一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
8 . 王安石“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此处涉及的变法措施是
A.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B.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C.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D.丈量土地以增加税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西周初形势图


图二元朝政区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卷》卷12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并说明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了地方“日就困弱”?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疆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疆域
A.汉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