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两宋一反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地方之权,而且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按路分设帅(安抚使,掌兵民)漕(转运使,掌财赋)宪(提刑按察使,掌司法)仓(提举常平使,掌救恤)四监司以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些措施
A.彻底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B.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
C.将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D.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为“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   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0-04-23更新 | 1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宋太祖遇某官出缺,叫宰相赵普拟名,因赵普所拟之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就把名纸撕了,掷在地。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黏贴了又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无别人合适。太祖无奈,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此故事最能说明的本质是
A.宋太祖意气用事但不失为明君
B.皇权尚未完全高度集中
C.皇权与相权矛盾可以根本解决
D.赵普办事迂腐不知变通
2018-1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8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9-01-30更新 | 4526次组卷 | 12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说宋代宰相职权受到削弱,理由不包括(   )
A.枢密院成为最高军事机构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掌行政权
C.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D.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10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
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
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