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宋初所创官职职责之一是“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有此一职,中央与州、县的关系,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了。该官职是
A.参知政事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3 .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核心措施主要是围绕
A.中央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D.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4 . 北宋在禁军的地区配置上,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的政策,名为中央驻一半,地方驻一半,实际上主要部分驻守在京师,只有少量驻扎在边境重镇。这有利于
A.提高军队战斗力
B.民族战争中处于优势
C.专制主义的强化
D.削弱地方的割据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3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宋初宰相)“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由此可知,参知政事地位提高的最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帮助宰相处理政事
C.加强皇权专制
D.监视宰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承相
C.废除宰相
D.分化事权
8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2019-01-01更新 | 393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965年,宋太祖挑选各地精锐编入禁军后,剩下的留在当地组建厢军,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该政策的目的是
A.壮大地方军事力量
B.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C.改变“积弱”的局面
D.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2018-01-01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18-05-18更新 | 391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