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61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院权力过大的教训,将枢密院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兵部仍作为中央军事机构留存,但权力有所削弱。这表明,宋代(     
A.官员任免随意性强B.建立严密规范的监察体系
C.武将政治地位低下D.防范君权面临的潜在危险
2023-08-29更新 | 1083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史称“宋承唐制”。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的需要B.皇权专制的要求
C.分割相权的创设D.唐朝政体的完善
4 . 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     
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2023-07-30更新 | 565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②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监控
③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④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 . 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在基本平定南方后,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此后,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各地财政转运中央成为常态。这些措施(       
A.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D.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2023-07-10更新 | 4582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与此”。其意为(       
A.民用足而国富饶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吏治清而政策明D.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10 . “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来说,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五代时期,政治上有两大祸患:一是心腹之患,即禁兵;二是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肢体之患”,宋初名相赵普献上了“三大纲领”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纲领实施后,“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张其凡《中国大通史宋》


(1)阅读材料一,写出“封建的统一”所指的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
(2)阅读材料二,指出宋初“制其钱谷”的具体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宋初“三大纲领”实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