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和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体有何特点?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2018-02-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国家治理方面留下宝贵经验。

材料一


材料二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影响。

材料三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2)参考材料三,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材料四 1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3)依据材料四,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材料五 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明朝清朝前中期
中央 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边疆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员抗击沙俄: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设立东北三将军辖区,管辖奉天、吉林、黑龙江
东南 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封授当地的僧俗法王、王等封号;设行都指挥使司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北与鞑靼订立和议,其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先后 平定准噶尔部以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进行管理,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设伊犁将军管理军政事务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图2分别是哪一时期中央权力分配的示意图?
(2)与图1相比,图2所示权力分割有何特点?有何历史影响?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放、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建国后,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王纲解纽,武将跋扈,遂推行以文治国的国策。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儒道之振,优于隋唐。史称宋之政治,为士大夫政治。士大夫政治之基本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优礼士大夫。二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政治如何对皇权加以制衡呢?措施有二:一曰理念,二曰制度。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政治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有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曾感叹:“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北宋官员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记述:“(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饥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材料二   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名句:“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述:宋太祖尝弹雀(用弹弓打鸟)于后园,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治的突出特点,结合史实分析形成这种政治特点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政治特点对宋代科技文化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材料二的名言名句和事例集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官员体现出这种精神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