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下表中文学家所任官职反映出宋朝政治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姓 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
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
晏 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
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
A.文官出任地方长官B.文官掌部分兵权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节度使变为虚衔
2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2020-01-13更新 | 898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9-01-30更新 | 2081次组卷 | 130卷引用:湖北省汉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宋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宋代参知政事(     
A.地位为副宰相B.统管地方财政C.制约知州权力D.负责禁军调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至是,虽两河之雄,并起于世,亦将束手听命,求制于文墨之吏,而无所容辞”。这些措施虽有效防止了内乱,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但给北宋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那就是(       
A.边疆危机不断,军队战斗力低下B.制度过于僵化,削弱了中央集权
C.地方权利受限,限制了地方的发展D.文官高于武将,导致矛盾不可调和
2022-11-21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酒酣,从容谓之曰: “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 “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交出兵权
8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71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