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九朝共有97任宰相,任期在1~2年的有45任,1~3年的63任。地方官员实行3年1任,任满调离。这一现象导致
A.官员墨守成规B.财政不堪重负C.边患愈演愈烈D.党争问题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B.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
C.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D.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欲治之(地方藩镇),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A.派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政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2023-10-05更新 | 567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代虽然人才辈出,但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正所谓“有功者必抑.有权者必夺"。即使偶尔有能人贤者在任,也因议论之多,互相牵制之严,其良谋普策也无法施展,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即是叨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藩镇武将的专权B.宰相权力的分制
C.重文抑武的国策D.君主专制的加强
5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39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5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东南地区,吴郡“父笃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江西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的推行B.书院教育的完善
C.印刷技术的进步D.等级观念的变化
8 . 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通判:加强中央集权B.知州;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023-07-26更新 | 577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     
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
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2023-07-01更新 | 491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