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参知政事D.枢密副使
2020-04-27更新 | 1728次组卷 | 7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3 .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2020-01-20更新 | 54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天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19-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5 . 学者余英时指出:“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宋代为削弱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C.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D.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财权
6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71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019-06-08更新 | 10902次组卷 | 11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天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2019-05-23更新 | 4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北宋建立后,地方实行路制。各路设“经略安抚使”即“帅司”,统管兵民等事宜;设“漕司”,专理财政赋税、民政等事务;设“宪司”,专理司法和监察等事宜;设“仓司”,主管赈灾和盐铁专卖。北宋设“四司”旨在
A.预防权力腐败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控制人事任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