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明代吴沈等人编的《皇明千家姓》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百家姓》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百家姓》编者所处的朝代应是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后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这一举措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2018-09-01更新 | 27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招,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踢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一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时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摘编网络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异同。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史实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为解决“官僚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5 . 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
6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核心制度都是皇帝制
B.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D.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