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是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宋太祖时期,赵普认为当时要务在“定天下”,主张以安抚民众为重。他经常引用《论语》,对《尚书》《礼记》和《左传》等典籍也有所征引。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还与枢密使李崇矩结为姻亲,与宗正赵孚勾结庇护违法者,引发太祖不满而被罢免。宋太宗时期,赵普再度为相,他认为当时要务在维护政权的正常运作以“致太平”,主张用利益调节君臣的关系,用制度约束君臣关系。后人喻赵普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据季乃礼《亦法亦儒: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新解》

材料二   王夫之认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其谋求功利的伪装。他将赵普与先后投效四姓十位皇帝的冯道等同,斥责其“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坏千万世中夏之大闲者,赵普也”。

——据王详《宋明时期赵普历史形象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王夫之对赵普评价的因素。
2024-04-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

赵匡胤发布诏令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洛税史寻幽:北宋立国行新制中央“集财”国库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财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财制度改革的影响。
4 . 宋朝对官员的优待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除享有稳定的俸禄职田收入外,还可以封妻荫子,免夫役和二税。即使犯法,也可用“官当”代替刑罚。宋朝的优待
A.激发了文人的创新精神B.导致官员人数不断膨胀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应适度分权
C.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6 . 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意在
A.增强军事实力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D.减少军队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9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补习班)历史试题
8 . 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朝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
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序中
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以联合公布的方式颁行,宫内直接发出的指示被认为是“灭裂纲纪”
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
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
B.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
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
D.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
A.地方割据的隐患较严重
B.政治风气较为开明
C.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
D.儒家信仰得以重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系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明确官员的职责
B.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2019-04-08更新 | 1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2017届高三巴蜀黄金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