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抖音段子:一个小女孩买了一条裤子,裤脚太长了,她先后去找了姥姥、母亲和姐姐帮她裁剪,都被她们以忙为由相互推诿,拒绝帮忙裁剪。小女孩很郁闷。晚上,姥姥、母亲和姐姐才从忙碌中醒过来,在相互不知道的情况下分别先后对这条裤子的长裤脚进行了裁剪和缝纫。最终结果是:这条裤子太短,无法再穿了。这种情形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政治生态: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招,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踢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一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时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摘编网络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2019-01-30更新 | 100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届高三补习班暑期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这表明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B.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2019-05-18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5 .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②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时,凡是奉朝旨治狱的案件都要受到中书刑房的点检,审理完后即向中书禀命。大理寺每月要将监禁犯人的情况和已决断案件的情况向中书汇报,岁末时还要把所有刑禁处理完毕向中书汇报。这说明北宋
A.社会秩序不稳定
B.官吏腐败很严重
C.司法与行政不分
D.行政效率的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神宗、哲宗时期党争比较激烈,党人对史官多所责难,限制其行止,针对这一情形,朱熹说: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子(奏本)写,不敢增减一字。据此可推断出
A.宋修史书不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B.史官在修史时听从于党人的意见
C.宋修史书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
D.宋朝没有敢真实记载历史的史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两宋时期关于“祖宗之法”的记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祖宗之法”
出处记述
太宗即位诏书“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谨当遵承
宰相吕大防上书“自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二十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
侯延庆《退斋笔录》宰相蔡确以“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抵制了神宗对一名用兵失败大臣的处斩、刺面决定
吕中《空朝大事记讲》“(我朝)仁意常混然于纪纲整肃之中,而纪纲常架然于仁意
A.开始确立于宋太宗时期
B.左右了赵宋政治运行
C.导致士大夫纲纪观念淡薄
D.反映了赵宋因循守旧
2018-06-0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曾有人建议效法唐代,当宰相缺席时让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长官)“奉行制书”,但反对的人说,这种事情发生于“非承平之时,不足援据”,因此提议由“同平章事”赵光义来“副署”,以完成正常的工作程序。这说明
A.唐代的制度相对于宋更具灵活性
B.宋代的专制集权制度趋于理性化
C.宋代宰相权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D.宋代议事程序初具民主化特征
10 . 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
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维护君主权威是一般的政治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