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土酋为地方长官,但不许土酋自置职名,凡土酋自置的名号,宋朝一律不予承认,须中央任命方可,如“夔州路降蛮首领皆自置职名,请因而命之,上不许”。这一措施(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策特征B.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社会治理
C.基本稳定了宋代的政权环境D.推动了宋朝疆域的巩固与拓展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完备、成熟。宋朝科举制度的第一大特点,一系列措施,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第二大特点,是考试方法日益完备、严密,尽量实现“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第三大特点,是在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量达到经世致用;第四大特点,是取士与育才统一,科举与学校相结合;第五大特点,是及第授官优待士人,使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一演变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还有其他种种,也颇具特色,还都有待于进一步地揭示和研究。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制通史·宋代卷》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具体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空道后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这一制度设计(     
A.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B.防止了官吏擅长之权
C.适应文人治国的需要D.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举作为吸收寒士的唯一途径,也让宋廷把科举当作最重要的取仕途径。北宋前期,一方面通过糊名、誊录、覆试、禁止公荐、禁止作弊乃至禁止参加科举等方式排除家世在科举中所起到的作用,降低势家子弟的及第机会;另一方面则施行免除路费、降低考试要求等偏向寒士的政策。科举作为帝王权术的有力手段,由于权相政治在科举中排除异己,吸纳党羽,在某种程度上窃取了帝王的“威福”权柄,变天子门生为私人的政治党羽,令科举沦为权相掌控权力的工具。在参与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势家子弟可以借助家世提供助力,而宋廷通过各种制度政策禁止势家等对科举的直接影响,将势家子弟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家世仅能在提升势家子弟的文化素养上有所助益,以至于家世不再具备直接干涉科举的能力,间接影响士人考中科举的概率。宋初借助“抑势家,拔寒士”的政策来抑制势家大族的隐性影响,缩减二者在科举考试中的差距,促进社会流动。这种科举政策,有助于弥补科举之外的不公平,实现公道正义。

——摘编自李兵《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政策考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抑势家,拔寒士”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抑势家,拔寒士”政策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的立法出现了一种新的体例“编敕”。“敕”是皇帝发布的涉及国家管理的各种事项的指示、决定等文书。“编敕”就是将皇帝的敕令进行分类编纂并且发布天下,对各级政府机关在未来的行政管理起到调整、协调的作用,是宋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敕”的出现(     
A.提高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促进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标志古代法律走向成熟
2024-01-10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Ⅱ)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文献记载,宋太祖第一次前往相国寺时,曾向僧人请教礼节,僧人主张“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欧阳修认为此言“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帝王礼佛不拜由此成为宋代定制。由此可知,北宋时期(     
A.帝王采取文化专制政策B.佛教发展受制于现实政治
C.宫廷礼制深受佛教影响D.官方哲学吸收了佛教因素
7 . 《神宗皇帝实录叙》载:“熙宁之初,锐意求治,与王安石议政意合,即倚以为辅,一切屈己听之。更立法度,拔用人才,而着旧不用。于是人言沸腾,中外皆疑,虽安石不能自保,亦乞罢政事……安石性刚,论事上前,有所争辩时,辞色皆厉。上辄改容,为之欣纳。”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党争使宋朝治国渐趋理性务实B.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改变
C.士大夫政治对皇权有一定限制D.从君臣共治走向君主专制
8 . 宋真宗即位不久就沿袭传统,“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之后,他还扩大了赐宴官员的范围,由原来的内朝高官扩大到外朝一般官员。宋真宗的做法旨在(     
A.继承传统节日文化B.化解君相间的矛盾
C.强化官僚政治认同D.弘扬民为邦本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监察御史曹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太监)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后经曹修古申诉,皇帝即刻下令杖责。这一事例可用来说明,北宋(     
A.宦官乱政现象较为突出B.崇文抑武理念得到发展
C.君主对监察官员的维护D.监察体制的严密性加强
10 . 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