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中书、门下、尚书省负责起草、审核、执行.宋朝把行政权交给中书门下,军事交给枢密院,把财政权一分为三,称为“三司”,分别负责盐铁、户部、度支。宋朝对丞相制度的发展
A.减弱对皇权的约束,加强了皇权B.分散了职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一个创举,加强了中央集权D.体现了皇权之下的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中书门下
B.兵部
C.三司
D.枢密院

3 .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置诸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攻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适(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封,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子弟,以土地侯之,彼从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矣。”上从之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本纪》

材料三   北宋初,君臣讨论长治久安之策,太祖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如?吾欲息天下之兵,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非他故也,节镇(节度使和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统一之初,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哪两种观点?秦始皇采纳了哪种观点?他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父偃为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是要解决西汉前期在政治上存在的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赵普认为“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是否采纳了赵普的意见?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与主要作用。

4 . 史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这一材料描述的朝代(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出现了王安石变法
C.实行三省六部制D.以司礼监牵制内阁
2023-1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太宗常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防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其意在(     
A.提高军队的战斗力B.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C.强干弱枝守内虚外D.分割相权强化君权
2024-0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建隆四年(9638年),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家议连书,方许行下……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悴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上述材料反映出宋朝(     
A.通判与知府互相监督制约B.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C.分散官员的权利,加强皇权D.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
2023-1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就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就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些共同形成了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

——摘编自王志力《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等

材料二   1889年,日本制定的《明治宪法》规定,天皇系国家元首,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在政治实践中,元老重臣代行天皇的意志,拥有国家的决定权。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但实际领导是军部,军部行为不受限制。

——摘编自高兰《明治天皇权力的虚像与实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北宋相比,明治时期日本制约皇权方式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治时期日本的天皇制。
2023-11-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某同学设计了宋朝时期文臣武将的对话,文臣:“让我统兵,可我不会打仗。”武将:“我会统兵,可我是个摆设。”这一对话反映了宋朝(       
A.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在各州设置通判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在地方设转运使
2024-01-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