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落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落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家训诗,内容涉及报国恤民、为官廉正、重节崇德、耕读传家等。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A.适应市民阶层兴起的需求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D.导致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3 . 在宋代,中央主要的机构是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三大分立的部门。为限制宰相权力,又另 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为限制枢密使权力,又设枢密副使;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的加强D.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司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此举旨在(     
A.铲除地方割据根源B.削弱相权以强化专制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化事权以加强集权
5 . 史书云:“(宋)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禁军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这表明宋代的目的是(     
A.崇文抑武,加强集权B.守内虚外,防止割据
C.精兵简政,提高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6 . 如图所示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如此分配旨在(     
A.优化民政管理B.监察地方政治C.加强中央集权D.防范宰相擅权
7 . 宋代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大多家世寒微,缺乏家族的依靠,也没有世袭的凭借,流动性很大,与世袭的皇室相比,自然显得微弱无力,不得不特别推尊皇帝。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流动加速有利于君权加强B.科举制度施行淡化了等级观念
C.选官和用人制度实现公平公正D.基层政权向社会下层民众开放
2022-12-2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此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文官和士人地位抬高B.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A.强干弱枝B.崇文抑武C.内重外轻D.事权分立
10 . 有史书称宋代“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表明宋代(     
A.分权制度弊端日重B.士大夫缺乏治国经验
C.国家财政趋于困难D.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