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主要说明宋代(     
A.延续唐朝政治制度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宰相权力受到分割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 . 制度变革与创新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2)参考材料二,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示例:察举制
西汉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
人才并推荐给上中央,经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的实行,为有才干的人提供了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初期为政府招揽了人才,但后期被权门势族把持。
两税法:

材料三



(3)分别指出材料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四   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4)依据材料四,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3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固然采取过某些权宜性的措施,但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显然更为重视。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等地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摘编自《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3-07-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2023-07-01更新 | 488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三   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治”全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曰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曰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共同目的。
2023-06-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清朝前期开拓和巩固边疆的举措简表   

东北打击沙俄,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方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后在漠北、漠南蒙古地区设内蒙古盟旗、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西北打败漠西蒙古准噶尔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
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
东南打败郑氏政权,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前期经略边疆举措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北宋二十四路示意图


图2 元代行省图


对比图1、图2,提取元代行政区划变化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3-05-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大丰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代岑参诗云:“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至宋代,世人多言:“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一变化反映出(     
A.北宋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现状B.统治政策影响社会理念
C.科举取士致使“崇文”思想的盛行D.宋代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9 . 苏洵《嘉祐集》记录:“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与此可以看出北宋(     
A.中央集权强化B.军民训练有素C.信息传递迅速D.募兵政策有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元丰年间,官僚制度从原来的二府制变成了“三省+枢密院”的体制。也就是说,原来的宰相机构中书门下分成了三个部门: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样的设置(     
A.与唐代三省制一致B.政务运行更为高效
C.制衡方式更为严密D.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