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1 . 文官政治:“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_____是宋代的基本国策,独具特色的_____政治体制得以确立,影响深远 。
2023-09-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三单元单元整合
2 . 地方制度:宋代设知州、_____,相互监督,“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导致了地方无权、_____低下的局面;元朝实行_____制度。宋元时期基本完成了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为明清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2023-09-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三单元单元整合
3 .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评价
(1)积极:强化了____,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助长了____的政治风气。
2023-09-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9课学习讲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乾德元年(963),春正月,初以文臣知州事。……夏四月,诏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大州或置二员。又令节度使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

史料二   乾德三年(965),三月,初置诸路转运使。……赵普令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悉送汴都,无得占留。

史料三   乾德三年(965),八月,选诸道兵入补禁卫。复立更戍法,分遣禁旅戍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役。自是将不得专用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以上材料摘编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探究】
(1)史料一是宋初针对节度使的规定,指出这些规定是如何限制节度使的?目的是什么?
(2)史料二、三的措施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5 .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6 . 北宋施行重文轻武,削夺方镇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重用文臣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同时又重视武备,年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军备节省开支B.提高文官的地位和待遇
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加强君权防止武将专权
7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54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8 . 宋仁宗时,被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既作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圣政录》,又作《唐鉴》。无独有偶,与他同时期的孙甫“著《唐史记》七十五卷,每言唐君臣行事,以推见当时治乱”。这些行为旨在(     
A.强化唐代历史记忆B.提高文人政治地位
C.消除武将专权隐患D.保持宋代政权稳固
9 . 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院权力过大的教训,将枢密院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兵部仍作为中央军事机构留存,但权力有所削弱。这表明,宋代(     
A.官员任免随意性强B.建立严密规范的监察体系
C.武将政治地位低下D.防范君权面临的潜在危险
2023-08-29更新 | 1083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员都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担任的。在各路及其所辖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宋朝这一做法(     
A.加剧了冗官问题B.解决了地方割据
C.减轻了财政负担D.增强了治理能力
2023-08-27更新 | 15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