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惩藩镇的跋扈,思召诸节镇入朝,赐第留之京师,而命朝臣出守列郡,谓之权知军州事。特设通判,以分其权。具令亦命京朝官出知,以削藩镇之权。而重亲民之选。特设的使官最多。其重要的,如转运使,总一路的财赋;发运使,漕淮、浙、江、湖六路之粟。他如常平、茶盐、茶马、坑冶、市舶,亦都设立提举司,以集事权于中央。太宗命诸路转运使,各命常参官一人,纠察州军刑狱。真宗时,遂独立为一司,称为提点刑狱,简称提刑。是为司法事务,设司监察之始。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解决藩镇制据的举措,并指出其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惩治藩镇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代宋初,武人是多数人向往的职业,他们梦想着“以军旅之功,登藩阃之位”,弃文从武的事例不绝于史。至宋太宗时,则出现“世之詈(骂)人者,曰:‘黥卒’,曰:‘老兵’”。这一变化缘于宋朝(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大一统政权的巩固C.治国政策的调整D.冗兵现象日益加剧
3 . 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B.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
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4 . 在宋朝路、州、县三级行政体系中,地方行政权力分工明确,县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使一个统一的行政机构能在不同级别间和谐运行。这说明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       
A.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B.不利于地方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
C.解决了吏治腐败的政治顽疾D.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有机结合
5 .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2023-11-16更新 | 66次组卷 | 4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某一朝代“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下列现象属于该朝代的是(     
A.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统治B.中央和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国家统一,国力强盛D.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       

任用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宋太祖时期

6

2.8

宋太宗时期

9

2.3

宋真宗时期

12

2.1

宋仁宗时期

23

1.95

A.相权弱化皇权加强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冗官问题弊端显露D.官僚政治体系有所完善
2023-11-09更新 | 9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     
A.徽、钦二帝归来争夺皇位B.宗泽手握重兵威胁到皇权
C.宋朝兵制的弊病难以解决D.“义军”战斗力存在虚夸成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离局面。统治者鉴于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材料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北宋调整统治措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制度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A.设置路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B.设置通判的主要目是防止武人专权擅政
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D.路州县体制的设立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