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2 . 从制度角度上,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是(     
A.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C.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人笔记《朝野类要》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后,每次辽国来使,都会举行宴射。由殿前马步三司轮差,陪同来使,射于玉津园,如果获胜会有“金带、升转官资之赏”。这表明,宋朝玉津园“宴射”(       
A.深受官僚阶层的欢迎B.体现了耕战结合的观念
C.反映社会尚武的精神D.是民族交流的重要手段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唐太宗继位后,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其官职时有空缺,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职衔。唐太宗在位时,以三省之外的官员“参预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时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后期又以“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唐玄宗时“临时”命翰林学士以协助政务为由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德宗时翰林学士代行中书之职,成为“内相”。唐宪宗时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此后,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制度,其权力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中书门下逐渐脱离中枢体制。此外,还出现拜计臣为“计相”、君主直接控制军事力量神策军等现象,都属于削弱三省权力的一部分。这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据蔡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简析唐朝三省权力旁落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和北宋中央机构运行的不同之处。
5 . 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时期,常派特使巡行以了解官情民隐。熙宁末年,朝廷曾经下诏,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路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反映了宋代(     
A.官僚系统存在严重腐败B.中央信息渠道来源多元
C.国家监察体系更加完备D.地方机构权力受到约束
2023-10-18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2020-12-08更新 | 1788次组卷 | 5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北宋禁军人数的变化。该变化(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B.表明抑制武将政策被废除
C.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D.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10 . 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
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