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据统计,北宋共取进士19147人,平均每年录取约115人。北宋每年录取的进士约为唐代的四倍。这一现象反映出,北宋王朝(     
A.分化相权B.提倡文治C.因循保守D.整顿吏治
2023-11-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宋时文官大臣往往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宋高宗时还规定:“每路文臣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总一路兵政,许便宜行事,武臣副之。”这表明南宋(     
A.防止地方势力坐大B.提倡文治重视科举
C.推行崇文抑武方针D.实现经济重心南移
2023-1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宋初,各州把精兵都选送京师,升为禁军。留在本州的,名为厢军,大都老弱。需兵防守的地方,则由中央派兵分扎,一年一换,叫作番戍。宋初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地方财政压力B.强化中央集权C.提升军队的战斗力D.维护边疆稳定
2023-11-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北宋建国后,在各地设宪司掌管司法、刑狱,并规定重要的刑狱案必须报告朝廷,由刑部复审核准。皇帝还经常派出使臣到各地去审理案件。这些做法(     
A.加强了君主专制B.稳定了东京局势C.抬高了文官地位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3-1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州县长官或由中央差派,或由朝官外补,称作“知州”“知县”,“三岁一易”不得久留于任。同时,禁止在本籍作官。这些措施(     
A.有利于提高地方官员素质B.增加地方财政支出
C.反映了宋代吸收历史教训D.后世一直延续不变
2023-1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北宋时期枢密院正副官员的文武出身统计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北宋(       
时间武将任正职文官任正职武将任副职文官任副职
宋太祖朝(16年)3人2人3人2人
宋太宗朝(22年)6人1人7人11人
宋真宗朝(25年)6人6人5人43人
宋仁宗朝(41年)7人22人5人42人
宋英宗朝至宋钦宗朝(16年)32人3人52人
总计22人63人23人150人
A.文官体制的逐渐形成B.崇文抑武政策的发展
C.中枢机构的重大改革D.分权机制的不断弱化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宋太祖认为唐朝的衰落,是地方藩镇势力过于强大,导致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所以他不但“杯酒释兵权”,留下重文轻武的祖训,还禁绝一切兵书。这导致北宋(     
A.边防战争中处于弱势B.高压的文化氛围
C.文臣武将矛盾的激烈D.地方无任何权力
2023-1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巩固皇位,宋太祖即位不久便“杯酒释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且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逐渐形成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传统家法。这体现了(     
A.强干弱枝B.崇文抑武C.削弱相权D.分化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北部边境却边患严重,统治频现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A.宋初政策调整的弊端B.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C.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D.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10 . 宋代在“”与“州”或“军”中还设有通判官,用以监督知府、知州或知军,通判又为知府、知州的副职,凡本府、本州的大事公文,都需通判与知府、知州共同签署,方可施行。这(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推动了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
C.抑制了武将势力D.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11-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