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
C.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
2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73次组卷 | 35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间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2019-08-01更新 | 338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作为叙级、定薪的依据;“职”是一种虚衔,授予某些有名望的官员;“差遣”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造成了“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的怪现象,其目的是:
A.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B.细化级别,加强官僚管理
C.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
D.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019-06-08更新 | 10906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发展历程(B卷真题滚动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
8 . 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什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
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
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
C.强干弱枝致使人事变动频繁
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
2019-04-23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复习01政治制度【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系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明确官员的职责
B.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2019-04-08更新 | 15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达标检测卷(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