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

A.君主专制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B.权力分割细化限制了行政效率
C.侧重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防止了中央机构的权力专擅
2 . 宋代在地方设置的四个路级机构(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司),虽各有分管的事权,但又身负监察州县之职,故称“诸监司”,各司权力交叉重叠。这些制度的实施(     
A.扩大了地方职权B.提高了行政效率C.强化了中央集权D.减轻了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2019-01-30更新 | 87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的宰相制度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日益减弱,而皇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由于职权的转移,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

——摘编自刘志华《论宋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

材料二   元昊在祖、父两代留下来的政权建设的规模上,立官制,定服饰,造文字,制礼乐,办学校,建宫苑,在汉人张元、吴昊、张陟等人的协助下,建立了一套官僚制度。“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蕃学,曰汉学。”1039年,西夏又增设尚书省,以尚书令“总理庶务”,改宋24司为16司,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除大体仿照汉官制外,西夏还部分保留了原来的“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谟宁令(诸王)、祖儒(大首领)等官称。这样,西夏的统治机构就被划分为蕃汉有别的两个系统。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某校高一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他整理的是(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明朝的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2019-01-30更新 | 315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组成统治集团;教育事业普及、发展;重视、鼓励海外贸易。”符合上述特点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 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
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