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历史上与北宋长期鼎峙的政权有
①辽朝       ②金朝       ③西夏       ④蒙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 .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天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为此,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六部B.杯酒释兵权,文官担任知州
C.废丞相设内阁D.设立军机处
2021-01-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科举制着眼于防范作弊、保护“公平竞争”的考虑,设计的考试程序及规则,“一切以程文(固定章法、格式)为去留”,这模糊了儒家重视个人品德及才行的理想标准,并且最终发展为束缚人才的桎梏。以上信息表明科举制
A.目标与手段存在矛盾B.难以选拔对社会有用人才
C.注重选才公平与开放D.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5 . 钱穆《国史大纲》中写道:“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断的兵变产生出来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之危势,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自此节度使把持地方政权之弊遂革。”这说明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
A.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
C.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D.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初,进士科考试内容不以儒家经典为重,主要考查诗、赋、论、策。明经虽以儒家经典考试为主,重点在于考查记忆力,谈不上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儒家经典在贡举制度中居于次要地位。经学考试方法僵化,脱离了儒家倡导的经世致用传统。考试内容、答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定,儒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不利于儒学的发展,造成经学研究的低落。为顺应时代要求,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相继对贡举制度进行改革。北宋的贡举改革主要涉及考试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式两个方面。改革大体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从制度层面改革考校程式,完善考场规则,杜绝场屋弊端。保证取士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这个阶段从太祖朝开始,到真宗朝止。第二阶段从仁宗朝开始直到徽宗朝止,重点在于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纠正士人“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流弊。贡举改革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科举入仕官僚的素养,而且确立了儒学对科举的全面统治,推动了儒学的复兴。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的改革,不仅重新确立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促进了经学变古。

——摘自杨世文《北宋贡举改革与经学变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贡举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贡举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0-03-17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19-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2019-11-08更新 | 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
B.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C.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维护君主权威是一般的政治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