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设通判,监督知州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

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戳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

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未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础。……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小区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非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
2023-1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问曰:“自唐季以来……兵革不息,其故何也?”……(赵普)曰:“镇节(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为此,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     
①确立行省制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置通判分知州权   ④设立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5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员增加机构臃肿B.中央集权加强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行政程序繁琐
2021-11-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抖音段子:一个小女孩买了一条裤子,裤脚太长了,她先后去找了姥姥、母亲和姐姐帮她裁剪,都被她们以忙为由相互推诿,拒绝帮忙裁剪。小女孩很郁闷。晚上,姥姥、母亲和姐姐才从忙碌中醒过来,在相互不知道的情况下分别先后对这条裤子的长裤脚进行了裁剪和缝纫。最终结果是:这条裤子太短,无法再穿了。这种情形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政治生态: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史实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为解决“官僚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8 .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③元朝设立行中书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018-11-1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初,君臣讨论长治久安之策,太祖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如?吾欲息天下之兵,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非他故也,节镇(节度使和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元代地方行政区划图


(1)根据材料一、请用史实说明宋太祖是如何“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代地方管理有何制度上的创新?分析其意义。
2023-11-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

材料二: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有何弊端?

材料三: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唐朝、宋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材料四: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的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4)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2019-03-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绿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