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参知政事D.枢密副使
2020-04-27更新 | 1732次组卷 | 79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测试)
2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2020-01-13更新 | 898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05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019-06-08更新 | 10912次组卷 | 113卷引用:第05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2019-05-23更新 | 436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煤建司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测试
5 . 汉、唐时期行政区划的设置大多是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比较集中,而宋朝则创建了“路”这种行政区划,它以交通线为主干来划分区域,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
B.提高行政效率
C.密切经济交流
D.加强对地方控制
2019-03-07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8月26日 《每日一题》 必修1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的措施
6 .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019-01-30更新 | 104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5-宋元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2019-01-30更新 | 31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8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9-01-30更新 | 2084次组卷 | 130卷引用: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朝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职,如学士、直阁;“差遣”才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如枢密使、三司使。其目的是
A.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B.划分级别,提高薪俸待遇
C.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
D.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
2018-12-1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2月23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 每周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